在一些影視劇里,會發現一些經過戲劇化處理的藥物,這些藥物常常會讓人表現出不同的病癥,“夸張”的描繪說什么行走步數不能超過十步,不然會氣絕身亡,甚至在一些武俠小說中,會有奇奇怪怪的點穴手法,比如笑穴,點了這個穴位會讓人發笑不止。
點了笑穴,讓人大笑不止,這個大多是藝術效果,但如果一個方劑能夠讓人喜笑顏開,這個就是醫術效果。
說到這里,不禁有人發問:喝藥還有令人高興的?還真有,古往今來,浩瀚醫方,其中就有一個流傳千年的經典良方,名喚失笑散。
失笑散這個奇妙的良方記載于千年前的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中,至于為什么叫“失笑”,其實是因為前人在使用這個方劑的時候,患者會在不知不覺中,各類疼痛病癥慢慢消失,不禁讓人欣然發笑,原本被疼痛折磨的愁眉不展,在服藥后疼痛消失,變得喜笑顏開了,所以就用了“失笑”來命名。
失笑散這個方劑其實組成很簡單,就只有五靈脂和蒲黃兩味中藥,雖然看起來藥物組成特別普通,但是在功效上是不容小覷的,它有著活血化瘀和散結止痛的能力,因此常常被用來調治各種瘀血疼痛。
瘀血疼痛的人,很明顯是由于瘀血內停體內所導致的。瘀血阻滯在我們的胸中,瘀滯上焦,所以心胸疼痛;瘀滯中焦,會表現出脘腹的疼痛;瘀滯下焦,則少腹疼痛;瘀阻胞宮,會導致月經不調,沖任失調。所以失笑散對諸疼痛病癥,會有很好的活血散瘀的效果。
說起五靈脂,其實有部分人聽說過這種中藥,不知道的人會好奇是什么藥材,其實五靈脂就是鼯鼠的干燥糞便,雖然聽起來讓人感覺有些許惡心,但是五靈脂入肝經血分,善于通利血脈、散瘀止痛;
另一種中藥蒲黃,其實是一種很常見的植物,《神農本草經》中評價它可以“消瘀血”,行血消瘀,而且人們發現炒用蒲黃還有止血的效果,兩種中藥的相互配合,有著化瘀散結止痛的功效。
在用法上,一些醫家也是格外的講究,用米醋,或者是黃酒沖服,增強失笑散活血止痛的功效,同時還可以抑制五靈脂的腥臊氣味。
失笑散是祛瘀止痛的常用良方,組方雖然簡單,但是功效卻是不容忽視的。
但需要注意的是,五靈脂容易損傷我們的脾胃,因此對脾胃虛弱的人來說,還是要謹慎使用。
雖然現在很少聽說使用失笑散治療瘀血病癥,但是在《續名醫類案》中,失笑散的使用案例卻是很多的。
清代的名醫林珮琴曾使用失笑散治療疾病,他的遠房叔父,突然胃脘疼痛,并且脈象細澀,本來是屬于血瘀氣滯的病癥,一開始用了健脾理氣的香砂六君湯,疼痛的癥狀 雖然得到了緩解,但是病根并未清除,后來發現鹽炒蠶豆可以行氣活血,但是存在功效不夠的情況,最終,林珮琴用失笑散,僅僅一服藥劑,便解決了病癥。
溫馨提示: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平臺立場。本文僅作知識分享,不構成對任何方藥或治療的推薦,不能代替醫療建議,請勿盲目試藥,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一切責任。如有診療需要,請到當地醫院就診。